无论是从事社群零售,还是采用零售店与社群相结合的新零售模式,其核心要点在于首先要把社群运营好。若社群运营不佳,那么所有目标都将难以达成。
社群零售的本质在于弥补传统零售中社交属性缺失的严重不足,通过社群来有效解决顾客链接和信任问题。要充分发挥社群零售的价值,关键在于借助社群的社交功能,切实解决顾客的信任难题。
社群营销是一种基于圈子、人脉所形成的营销模式,在老客户维护和新客户拓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从定位开始说起,一同探讨社群营销的正确玩法:
1. 找准定位是关键
常言道:“不打无准备之仗。”社群的组建同样需要明确的目的。只有清楚社群的定位,才能吸引到与我们频率相同的人加入。明确的定位不仅如同一面鲜明的旗帜,能指引后续群规制定、活动主题确定等工作,还能为社群的发展提供方向。
一般来说,社群大致可分为兴趣群和关系群两类。兴趣群涵盖了产品粉丝团、行业交流群等;关系群则包括亲人群、同事群、同学群、同乡群等。
2. 社区群并非社交场所
乡村与城市的一大显著差异在于鸡犬相闻式的熟人社交。在城市居民楼里,邻里之间大多并不熟悉,也缺乏社交机会。社区群的出现似乎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让人们在小区内、电梯中的相遇之外,多了一个微信群里的相处空间。大家有着不同的生活和工作轨迹,是否会因为购买了同款或同家的商品而产生共同话题呢?
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多数社区群很快会变成“机器人群”和“死群”,从社交平台沦为社区广播。只有团长在群里发布团购信息,而成员的活跃度和群的活跃度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如果群很活跃,群成员发声的可能性就高;反之,若群成员愿意多发言,群自然也会活跃起来。可惜的是,随着群逐渐沉寂,原本愿意说话的人在得不到回应后也不再发声,进一步加速了群的死亡。
3. 逐步提高准入门槛
定位是社群营销的起点。为了确保社群质量并便于后续管理,我们需要为社群设置准入门槛。通常来说,准入门槛越高,加入社群的人员质量相对越好,流失的可能性也越低;而准入门槛过低则难以保证社群成员的质量,容易导致高质量群员的流失。
门槛的设置形式多种多样,例如:需经群主或管理员邀约才能入群、购买一定金额的产品方可入群、达到特定社会地位才可入群、通过实名认证后才能入群等等。
4. 晒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如果社区群沦为了机器人群,那么晒单将成为挽救这个群的唯一方法。
晒单具有两大作用:其一,群成员在群里晒单本身就是一种参与和互动行为;其二,晒单能够直接带来传播效果,促使其他群成员下单。
5. 团长的忠诚度存疑
团长的忠诚度并不绝对。如果有的话,他们忠诚的对象也只是产品、订单以及自己的业绩,而非某家团购公司。
所有团购公司都会宣称自己团长的稳定性和忠诚度,比如声称自己的团长挖不走。但实际上,团长并非挖不走,而是他们自己想离开。个体团长的忠诚度没有保障,我们只能追求团长的整体留存率,即通过不断招新和淘汰,使团长的整体数量保持稳定增长。
团长不忠诚的表现有很多,例如在主打的社区群之外建立二群、三群或AB群;或者直接在同一个社区群推广多家公司的产品。其核心逻辑是“地主思维”:地是我的,我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社区团购公司所能做的就是为这些“地主”提供优质的种子和肥料,帮助他们提高收成,同时降低地租或者“永不加赋税”(不要轻易提高利润率,不要随意收取加盟费)。
6. 制定恰如其分的群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保持社群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制定群规是社群运营必不可少的环节。
需要强调的是,群规并非群主单方面认为好的规定,而是群友们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因此,群规的制定不能搞一言堂,以免引起成员的不满或恐惧情绪,而应多采纳群员的建议。总之,群规的制定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避免走极端,以达到活跃度高、不良信息少的效果。
7. 社区团购价格优势明显,消费者必然会比价
消费者和团长一样精明,团长会关注谁能让他们赚得更多,而消费者则会在意谁能让他们花费更少。
以丹东99草莓为例,有些团购渠道售价为15元/350克,而其他线上渠道可能卖到28元、30元/350克。尽管你可能有诸多专业理由来解释这一价格差异,但消费者可以选择不予理会。
在互联网时代,所有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取超额利润的机会都会被压缩,而在社交关系网络下,这种不合理现象会更加迅速地被纠正。
8. 竞争对手随时可能出现
分佣模式的社交电商是社区团购最直接的“搅局者”,它们轻而易举就能“抢走”社区团购的群流量。
分佣分销直接瞄准私域社交流量。当社区团购帮助团长整合与扩大其私域流量后,团长们很难抵挡分佣制社交电商“一键转发”这种轻松赚钱方式的诱惑,尤其是当它还带有类似锁粉的设计时。
9. 物业和业主并非对立关系
在我们观察的范围内,由物业担任团长和群主的群往往是最活跃的。
物业发起的社区群天然比居民发起的社区群拥有更多话题,如公共设施报修、物业服务呼叫等。不要小看这些额外的内容,对于濒临死亡的群来说,这些互动无异于救命稻草。
在单独见面和私下交流场景中,物业与业主可能存在敌对情绪,但在线上微信群这种相对公开的半封闭场景中,这种情绪会被下意识地克制。物业在办公室和服务窗口里的傲慢很容易被作为卖家的淘宝客服式亲切话术和“顾客至上”的思维所取代。
与物业类似的还有快递代收点,事实上,目前做社区团购的快递老板数量可能远超人们的想象。
免责声明: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内容作者或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中闽在线观点或立场。中闽在线力求此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也不保证未来内容不会发生变更。如本网展示内容的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中闽在线会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邮箱:siwenchang@zhongmingzaixian.com
企业服务场景
1、提供企业福利商城搭建
2、提供企业福利商品供应链
3、企业福利定制等多场导服务含员工/工会等
积分商城场景
1、提供积分商城搭建
2、提供积分商品供应链
3、提供商城运营等积分场景一条龙企业服务